<淺談咖啡因>
咖啡三大寇:咖啡因,咖啡醇,咖啡白醇
咖啡含有上千種化學成份,科學家目前分離出來的八百多種成份,對人體有好有壞,只要適量飲用,
每天不超過三杯,對人體利多於弊。咖啡雖然富含修補細胞的諸多抗氧化物和整腸的膳食纖維,
但也含有潛在威脅的"三大寇",那就是咖啡因,咖啡醇 和 咖啡白醇。
咖啡因過量會讓人失眠,心悸和血壓上升,最有效預防之道是適可而止,每天不超過三杯,將咖啡因
攝取量控制在300毫克以內,即可無負擔喝出健康與活力。
至於咖啡醇和咖啡白醇(又稱咖啡脂)則會提高血清膽固醇,預防之道也很簡單,少喝未經過濾的咖啡,
盡量以濾紙來沖泡咖啡,即可濾掉有害健康的成份。
咖啡因的發現是在1819年,德國化學家隆格受歌德感召而發現的。它會刺激中樞神經讓血壓上升,
心跳及呼吸加速,並可利尿,刺激胃液分泌及腸道蠕動與排便。為何咖啡因有製造興奮的能耐呢?
原來咖啡因的分子結構類似神經傳導物質腺嘌呤核苷(adenosine,亦稱腺甘酸)。腺甘酸會干擾人體
的鎮定與休息機制。人體在疲憊時會釋放腺甘酸,大腦接受器收到訊息就會降低神經興奮度,讓人想休
息睡覺。然而結構類似腺甘酸的咖啡因,會蒙蔽大腦的接受器,使其誤判,讓人體鎮定機制暫時失效,
而釋放額外的興奮訊息,讓人體疲憊瞬間全消。
咖啡因喝進人體後45分鐘內會被人體吸收,約4-6小時可消化完畢,它所造成的額外興奮就會逐漸
平息。但如果喝太多,則會累積下去,與奮度也會持續,造成深夜難入眠。
計算咖啡因:一杯咖啡到底含有多少咖啡因,端視咖啡粉多少克,品種,萃取時間長短,以及水溫
高低而定。咖啡劑量愈多,研磨愈細,萃取時間愈長,水溫愈高,溶入的咖啡因就愈高。每杯咖啡因含
量以毫克為單位,基本計算公式為:
(咖啡因占豆重百分比 x 咖啡粉克數)x 1000=一杯咖啡的咖啡因毫克數
PS.咖啡因占豆重百分比,依豆種不同而不同,大約在1.1%-1.5%,中間值取1.3%
醫學專家建議,每天咖啡因的攝取量最好控制在300毫克以內,既不必擔心咖啡的負效,又可補充必要
的抗氧化物和膳食纖維。至於自己該喝兩杯或三杯,就看咖啡粉使用量而定。
各式沖泡法萃取出來的咖啡因亦會有所出入。以美國佛羅里達州大學抽檢一杯230c.c.咖啡的結果:
美式濾泡機的咖啡因含量約115-200毫克(泡煮時間約5-7分鐘左右)。
虹吸式或法式濾壓的咖啡因含量約80-140毫克(泡煮時間約3分鐘內)。
而濃縮咖啡一杯40c.c.的咖啡因含量約58-185毫克,變化幅度很大,主要是其配方豆不同所致。
由此可見,市售咖啡的咖啡因含量真的很難估計,變數非常大。如果是自己在家沖煮咖啡,就很容易掌握
變數,較精確算出每天喝進多少咖啡因。原則上,每天不超過三杯濾紙沖泡的黑咖啡,百利而無害。
<參考資料來源:韓懷宗老師>